养殖技术

水产养殖贴士:南美白对虾养殖“八字经”

  • 来源:绿奥生物
  • 访问数:
  • 时间:2015/5/20 8:43:32

 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移植、推广池塘养鱼上的“水、密、饵、种、混、轮、防、管”八字经,是引导南美白对虾养殖增产增收的好办法,是振兴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捷径,并可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。笔者就“八字经”近年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上的应用,提出初步见解,供各地一线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参考。

  一、水。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上,过去对水的问题,强调需水量、换水量,忽视了池塘改造、高标准虾池建设等问题,不少对虾池过大、过浅、漏水渗水严重,同时忽略了科学用水、合理用水技术的普及。因此在对虾养殖上,目前应着重解决虾池标准过低的问题,大搞虾池标准化改造,推广池塘养鱼上“挖出一方土、增产一斤鱼”的经验。在虾池改造上,要求水深达1.8米~2米,解决漏水、渗水的问题,在一些滩面较高、纳水有困难的地方,可拿出足够的虾池,作为蓄水池使用,以保证养殖用水的安全,鉴于海洋赤潮频发,进水发病情况时有发生,建议纳冬水,发展封闭式养殖,拒污染于虾池外,以防虾苗受害。

  二、密。对虾养殖的放养密度,要从虾池的负载力入手考虑,不同池塘养殖条件各有不同,放苗密度也应区别对待,不能千篇一律要求亩放多少。放养密度除与虾池负载力有关外,出池规格也是一个考虑因素。笔者建议以历年平均产量为依据,再参照计划出池的规格,进行推算,比较实际。例如:历年平均亩产量60公斤,要求出池规格平均每尾12克,则出池数应为5000尾,按平均成活率60%推算,每亩放养1万尾已足够。这样根据养殖计划确定放养密度,可以防止放养上的盲目性。

  三、种。虾苗来源应不出县,一县内的养虾场所需虾苗应在本县育苗单位解决,不到外地乱购,以免虾病传播。育苗场的亲虾,也应自己培育,不能随意引进,以防带进病害。

  尽管对虾养殖周期短,但如放养大规格虾苗,或中间培育到1.5~2.5cm下塘,其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,所以应大力推广大棚暂养技术,既可提早下池饲养,延长生长期,提高成活率,又可避开高温期,促其快速生长,提早达到商品规格。

  四、饵。生物学研究表明,对虾在不同发育阶段食性也不同,因此应在不同养殖阶段使用不同的饵料,就目前对虾养殖的实践来看,在饵料上应解决好三个问题:一是克服有啥喂啥、有就喂无就停的现象,虾苗放养应 “肥水下池”,亦即先培养基础饵料,入池虾苗张口得食。饲料要求新鲜、营养丰富、颗粒大小适口。二是投饵量要适中,少食多餐,不使虾暴食、挨饿,防止饵料浪费和残饵污染水质。三是在高温季节,即水温达28C以上,不投或少投鲜活饵料,可适当投喂全价颗粒饵料,以防残饵污染水质。

  投饵量应根据饵料系数、养殖天数和对虾实际摄食情况进行推算,要定期检查存池苗量、平均体重等,适时调整每天和每次投喂量。高温时投饵坚持看天、看水、看虾,投饵量宁少勿多,宁精勿滥。

  五、混。混养是我们池塘养殖的成功经验,混养既能充分利用池塘水体,又节省饵料,提高产量和效益。对虾养殖可混养梭鱼、缢蛏、梭子蟹等,各地可视具体情况,确定混养模式。但是混养的目的是使混养对象为对虾服务,混养对象数量要恰当,不能喧宾夺主。

  六、轮。对虾养殖因周期短,笔者考虑可将“轮”作为养殖两茬虾来理解,利用塑料大棚在前期对苗种进行中间培养,提前放养时间,6~7月份当对虾长至8~9㎝开始间苗收捕一茬虾,养殖池塘经短暂处理后投放二茬苗进行二茬轮养。这样做可有效利用养殖资源,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养殖效益。

  七、防。目前在虾病的预防上,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:一是养殖池塘清淤改造工作要持之以恒,清除鱼虾粪便和多余的淤泥,加固损毁的堤坝,安装坚固的围网,完善必要的进排水系统。二是养殖池塘消毒工作要彻底,清塘消毒药物多用生石灰,因生石灰有调节水质、改良土壤、补充钙质等优点,生石灰用量应根据池塘底质的差异合理调节,一般在每亩50~100千克。三是虾病的防治。坚持以防为主,防重于治的原则,从生态预防入手,有了健壮的虾苗、优良的池塘环境、科学的管理,病自然就少了。要注意掌握预防的主动权,除生态防治外,在虾病流行季节,定期用药饵预防,同时通过水质调节保持养殖水环境的相对稳定。

  八、管。一是巡池。巡池要掌握虾情、水情,例如:是否有病,是否缺氧,水质是否恶化,是否要加水,池埂是否渗漏等。天气异常时更应仔细巡池,以便及时发现、及时解决。巡池时要仔细观察,作好记录,方便以后总结。二是定期检测水质情况。养虾面积集中的地方,可以联合购置检测仪器、设备,培训检测人员,共同负担,共享检测成果。


[关闭窗口] [打印本页]